树高千尺不忘根——中科院院士莆籍科学家龚旗煌

2022-06-18
新闻来源: 北京莆田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2988


一飞秒是什么概念呢?它是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即使是每秒飞行30万千米的光,在一飞秒当中也只行进了0.3微米,还不到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作为国内率先开辟介观光学和飞秒光物理研究新领域的领军人物,刚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莆籍科学家龚旗煌每天要在纳米和微米之间、在飞秒中寻找光信号。他就像是穿行在最小的时空里,与神奇的光比速度,比空间。

尽管工作繁忙,元旦前夕,龚旗煌教授还是抽空在京接受家乡媒体专访。

早晨7点多,龚旗煌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冬日的阳光柔柔地洒在堆满了书的大书桌,爬满书柜的绿萝让整个屋子溢满了春意和书香味。

“能当选院士自然是很开心,我也给家乡争光了。不过实验研究可是一刻不能落下,要对得起院士这一崇高的荣誉以及家乡人民、恩师的期待。”

树高千尺不忘根。生机勃勃的绿叶,无法忘怀支撑养育自己的葱葱高树。

龚旗煌祖籍是华亭镇园头村,在仙游城关长大。一见面他便提及,马年就要到来。每年春节,他即使再忙,也要回到家乡探亲,到教过他的各位恩师家里拜年问好。

龚旗煌说,得知自己当选院士后,他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家乡恩师范启荣和北大著名光学家杨葭荪。在他眼里,如果没有父母和两位恩师的培养,他不可能有今天的这般成就。

范启荣是龚旗煌在仙游城西中学的初中语文老师。在龚旗煌的记忆里,当时还处于“文革”末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学校教学情况不太正常,有些老师常停课,而范启荣却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还喜欢用前人刻苦读书事业有成的例子来引导和激励学生。

龚旗煌在班上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范启荣眼里是个听话又有灵气的好苗子,但是也很调皮爱玩。为此,范启荣经常到龚旗煌家家访,嘱咐龚旗煌父母要对他严加要求,不能误了学业。范启荣的严格和慈爱让龚旗煌印象深刻。

到了北大,龚旗煌有幸遇到了著名光学家杨葭荪。“杨先生治学极为严谨。学术上倾注了满腔热情,讲课时思路紧凑清晰,板书也是一丝不苟。”龚旗煌回忆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也令他终身受益的事。

攻读研究生时,杨葭荪不辞辛劳地指导龚旗煌修改将发往国外的第一篇论文。即将定稿的前一天晚上,杨葭荪匆匆忙忙地从畅春园跑到他宿舍,告诉他有一个词语翻译得不太得体,改成另一种译法会比较准确,而且要求龚旗煌必须把整篇论文用老式打字机重打一遍。

正是这些细微的平凡的举动,深深地留在龚旗煌的心间,影响着他日后的言行。现在龚旗煌不仅刻意收藏了一台老式打字机留作纪念,更是继承了师风,对自己的学生,也像范启荣和杨葭荪一样,耐心评阅、认真指导,直至满意为止。经过22年的奋斗,他培养出了40多名博士,其中多人已成为教授、上百人晋级研究员。他创立和领导的“飞秒光物理与介观光学”团队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连续三期支持;带领出2位杰出青年、1位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3位优秀青年人才和8位新世纪优秀人才。

(湄洲日报驻京记者 朱志敏 徐学仕 文/图)